1. 首页 > 临观工作总结

主持人三分钟演讲稿 3分钟主持稿件

临观总结网整理的主持人三分钟演讲稿(精选4篇),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,请您欣赏。

主持人三分钟演讲稿 篇1

大家好,欢迎收看《今日关注》,我是主持人张楚雪。

提到“一带—路”,您会想到什么呢?是“国际经济合作走廊”,还是“亚洲文明对话大会”?没错,“一带一路"很大,大到涉及上百个国家和数以亿计的资金。但“一带一路”也可以很小,小到关乎一个男孩,今天我们一起来关注他的故事。

视频里的这个柬埔寨孩子叫沙利,因为能用十多种语言来叫卖旅游纪念品,他成了“网红”。20xx年的时候,我第一次到柬埔寨,我就发现当地能用多种语言来叫卖的孩子很多,而他们大多都穿着破旧的衣服,和不合脚的'旧拖鞋。有的孩子怕卖货的时候把鞋子跑坏了,于是就光着脚抱着鞋冲到游客身边。看到金发碧眼的游客,他们赶紧推销推:“请买一些纪念品吧,我们有很多漂亮的包。”看到能说粵语的也能马上切换:“靓仔,快点来买啊。”但是无论说什么,他们都会加上一句:“我们需要赚钱,养家。”八年的小小卖货郎生涯,让沙利学会了十多种语言,但为了生意,他常常顾不上吃饭,这在他的身体上留下了很明显的痕迹:身高一米四,体重只有四十多斤的他,看起来很像个二年级的小学生对吧?但实际上他已经15岁了。而如今,这个少年终于可以放下身上沉重的担子了。今年(20xx)五月,在“一带一路”公益基金项目的资助下,沙利获得了免费来华求学的机会。过去只会说中文的他现在可以踏踏实实地坐在课堂上,和来自全球各地的同学们一块学着写中文。而关于未来,沙利梦想着当企业家帮助需要帮助的人。

实现自己的梦想,并帮助别人是沙利想做的,也是中国正在做的。在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下,柬埔寨修建了更快的铁路,获得了更多的投资。当然也有越来越多的“沙利”走进了课堂。读书的孩子多了,卖货的孩子少了。小到关乎一个男孩的“一带一路”正切实地赢得信赖,惠及世界,美美与共,天下大同,这或许就是共商、共建、共享的初衷。

感谢收看《今日关注》,我们明天再见。

主持人三分钟演讲稿 篇2

尊敬的老师,亲爱的同学们:

大家好!

很荣幸能来到这里参加竞聘,先自我介绍一下,我姓xxx,名xxxx,来自于xxxx班。

爱好画画、游泳、葫芦丝。今天我要竞选的是广播站站长。我十分喜欢播音主持人这个行业,从小就向往能成为一名播音主持人,我对校广播站也是有着一定的了解的,校广播站是宣传学校一个阵地,也是学校和同学之间交流沟通的`一个平台,我希望自己能利用这个平台,通过我的声音报道发生在学校的人和事,宣传真善美,营造出健康、活泼、向上的校园氛围。

如果,我能进入广播站工作,那将是我的荣幸,我将尽我的努力把本职工作做好,接受站长的一切安排,配合站长工作,争取做到学校满意,广播站满意,同学满意,在参加校广播站的同时我也会把自己的学习搞上去,做好一个学生干部的表率。

真诚的希望在座的各位老师,学长能够给我这样一个施展才华,锻炼才干的机会,谢谢!

主持人三分钟演讲稿 篇3

欢迎各位收看本期的《挑战不可能》,我是小齐。

本期的主人公,和大家一样都是万千追梦人当中最普通的一员,没有什么惊心动魄的故事。但是,有梦想谁都了不起,所以我们—起来认识一下,了不起的齐岱泽。

这个小男孩对于主持人这个职业最初的'印象,是来自于他做法官的母亲,那时候每次吃完饭,都要看的一档节目叫《今日说法》,以及那时屏幕里的那位主持人。而当这个小朋友说,我也想成为电视里的那个人时,他迎,来了人生的第一次不可能。父母和朋友都对他说,以你。的能力,你不可能做到的,它太难了。那直到成功的考上了中国传媒大学的播音主持艺术专业,他才开始有能力去丈量自己与舞台之间的距离。直到大三,终于有机会录节目了,那这个机会叫《开讲啦》。也是从那时候开始,他开始去更多地获得实践的机会,但是第二个不可能,从屏幕对面的观众席传了过来。每一条观众们非常严格的评价,都让他考虑自己要不要去放弃。但他又转念一想,咱们光脚的不怕穿鞋的,既然没有人支持,那就创造出支持自己的人。那在接下来,他不断去实践,终于开始有一个人,一群人,去肯定,去期待他。而在今天,他带着一个的不可能来到这个舞台,这个不可能就是一直伴随着他的不自信。那直到刚刚,他来到舞台中央,和小撒老师并肩而立的时候,他突然想,起来自己最后一次录制《开讲啦》的时候,无数次在幻想,自己何时能够和他同台相遇。他突然感觉自己站在这里,距离自己梦想的距离又近了那么一点点。当然,追逐梦想的脚步还在继续。但是这—次的不可能,他非常清楚地知道,如何去挑战。他只需要准备好话筒,面对着所有注视他的观众,一字——句地说出:大家好,我是主持人齐岱泽。

谢谢。

主持人三分钟演讲稿 篇4

各位好,欢迎收看今天的《话说长三角》,我是主持人高嵩。

今天要跟您分享的,是一个迟到了22年的诺言。位于江苏的周庄古镇被称为中国第一水乡,各位可能都去过。古镇往东跨过一条河,就到了上海青浦的金泽,两地呢,常年是摆渡来回,而连接两岸的渡船也促成了不少上海和江苏的跨省联姻,村民张泉勇就是其中之一。22年前,他把妻子从周庄迎娶过岸的时候,曾经许下了一个诺言,他说:“你嫁给我吧,听说这儿很快就要造桥了,有了桥就什么都方便了。”转眼二十多年过去了,村子里的路一修再修,桥却一直没有架起来。老张每次和妻子回娘家还是得坐渡船,而且一般不敢留下来吃晚饭,因为天一黑船就得停,绕路回来得多花四十分钟。每天晚上的五点半是最后一班船出发的时间,但通常都会再等一等。有不少村民在对岸的周庄上班,他们都得搭最后一班船回家。听村子里的人说,这个渡口已经运行了超过百年,除了晚上船不能开,遇到台风大雾天还得停航,造桥几乎就成了所有村民的梦想。直到去年,长三角一体化_上升为国家战略,交通的互联互通是基础保障,而第一件事就是要打通省界断头路。借着这股东风,在去年(20xx)八月,两岸的造桥工程终于启动了。今年(20xx)三月两岸合龙,步行的'通道已经开放。终于,村民去对岸。上班,不用再担心天黑了回不了家。如果要过河去走个亲戚,也可以踏踏实实地留下来吃顿晚饭。而那个迟到了22年的诺言,真的实现了。

当见证时代变迁的渡口终于完成了自己的使命,一座新桥不仅让老张的诺言实现,也让两岸百姓的生活更加紧密的相连。当然,撤渡架桥只是第一步,未来我们期待长三角一体化,能让三省一市的更多地方架起一座座看得见和看不见的桥,让更多的蓝图变为通途。而作为一个主持人,我也会继续奔走在长三角的土地上,我希望,自己也能成为一座通往观众的桥。而这要从讲好每一个长三角故事开始,感谢各位收看今天的《话说长三角》。